最近,15头野生亚洲象在云南一路“逛吃”北迁,途经普洱市墨江县、玉溪市元江县、红河州石屏县,抵达玉溪市峨山县。29日象群仍在峨山县境内逗留,距离昆明市晋宁区不足50公里,距昆明城区约100公里。当地已出动力量全力监测,提前预警引导,防范象群北迁带来的公共安全隐患。
亚洲象为何北迁?“象群处在无序游走状态,一直往北走,这样的行为不可思议。”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明勇解释道,这个季节正是森林中亚洲象食物青黄不接的时候,往北由于海拔不断上升,山林中的食物更为稀少,因此表现不同寻常。
目前,象群向北迁徙原因尚未完全研究清楚。“但有一个可能是象群首领经验不足,出现迷路状况。”陈明勇说。此外,为尽量避免人象冲突,当地政府从监测预警到围栏防护,再到保险理赔,采取了多种措施。
一名亚洲象监测工作人员说,前些年,大象不敢出来吃农作物,因为当时人们会使用各种方式驱赶,对大象有震慑。 “近些年对亚洲象保护力度加大,大象知道人不会伤害它了,就慢慢地敢到农田来采食。”大象性格的变化,导致其活动范围扩大,或许也是“断鼻家族”象群长途迁徙的原因之一。
近日北迁进入云南的野象群中,有的对酒表现出浓厚兴趣。专家表示,大象不善于喝酒且很容易醉。它们对酒感兴趣,与祖祖辈辈吃水果的习性有关。一些发酵水果会产生乙醇,乙醇的气味能帮助它们寻找食物。此外,液体酒对大象来说是非常好的补充水分的途径。
看到大象的新闻,我们顺便来了解一下大象,大象是陆地最大动物,属于长鼻目,分为亚洲象属和非洲象属。两者长相接近,主要在体型、足部、耳朵方面有些差异。
那么两种类型的大象有什么区别呢?它们是陆地上最大的现生动物,外形也十分相似,但在形态上也有很多差异,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、非洲象的体型比亚洲象大;
2、非洲象的三角形耳朵要比亚洲象的四角形耳朵大一倍多,好似两支巨大的蒲扇;
3、非洲象的象牙也比亚洲象的长得多,而且雄兽和雌兽都有象牙,亚洲象则只有雄兽有象牙;
4、非洲象的鼻子上有环裂的皱纹,又多又深,就像是一节一节的水龙带,鼻端上有两根指状物,亚洲象的鼻子则较为光滑,鼻端上只有一根指状物;
5、非洲象的脊背向下塌陷,亚洲象的脊背略微向上弓起;
6、非洲象的头顶是平的,而亚洲象的额头有两个凸起的包,俗称智慧瘤,中间则凹下;
7、非洲象的前肢具4趾,后肢具3蹄,而亚洲象的前肢具5趾,后肢具4趾;
8、非洲象的肩部、臀部的位置最高,而亚洲象头部的位置最高。在解剖学上,非洲象有21根肋骨和26块尾椎骨,而亚洲象有19根肋骨和33块尾椎骨。在生态习性上,亚洲象以森林或丛林环境为主,非洲象则主要栖息于草原或稀树草原中。在进化程度上,非洲象较为原始。
非洲象的体型较大,能够达到惊人的8吨,而亚洲象最重约5吨。非洲象是前足4趾、后足3趾,亚洲象是前足5趾、后足4趾;非洲象的耳朵呈三角形,亚洲象呈四边型;非洲象的象牙要长于亚洲象。
为什么亚洲象难以与非洲象杂交?地域隔离已经不是问题,在人类的运作下,两者早就有相处交配的机会。在1978年的英国切斯特动物园,非洲公象与亚洲雌象生下了一头名叫“Motty”的小象。Motty属于早产,出生两周后,便因胃病死亡。后来,陆续有非洲象与亚洲象杂交的记录,但均以失败告终。其实,非洲象和亚洲象有生殖隔离,而且属于两个不同属。况且非洲象有21根肋骨、26块尾椎骨,而亚洲象有19根肋骨和33块尾椎骨。
连主要的骨头数目都不一样,很难杂交成功。因此,即使老虎和狮子、马和驴都能杂交成功,但非洲象与亚洲象硬是杂交不出成活个体。另外,在进化程度上,非洲象要落后于亚洲象。
所以说两种大象已经出现了生殖隔离了,所以它们产生不了后代,或者说它们的后代很难存活。